关于贿赂的金额标准,法律上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数额来界定什么构成贿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贿赂的认定主要是基于行为的性质,而非单纯的金额大小。以下是有关行贿和受贿金额标准的具体规定:
行贿罪
个人行贿:
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数额在一万元以下,但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也应追究刑事责任。
单位行贿:
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数额在十万元以下,但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也应追究刑事责任。
受贿罪
个人受贿:
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数额在五千元以下,但具有特定情形(如造成重大损失、故意刁难等)的,也应追究刑事责任。
单位受贿:
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可认定为受贿罪中的数额较大。
建议
在实际案件中,是否构成贿赂并不仅仅取决于金额大小,还需综合考虑行为的性质、背景、动机等因素。例如,即使金额不大,如果送礼目的是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也可能构成贿赂。因此,在具体案件中,应综合考虑所有相关因素,以确保公正、合法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