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网
农业银行昆明分行紧扣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把文旅产业作为新发展格局下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精准配置资源,深挖市场、深耕客户、深度服务,通过畅通文旅产业融资渠道、便捷文旅消费金融服务等实际举措,用金融画笔点染“诗与远方”,让无处不飞花的春城绽放“生活像花儿一样美”的绚丽光彩。
工笔细描滇池卷,黄金岸线焕新颜
五百里滇池碧波映城,是云南文旅产业的靓丽名片。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作为云南文旅核心区,当前正迎来业态升级的关键期。围绕这片黄金发展带,农业银行昆明分行以信贷资源精准投放助推景区品牌焕新提质,执“文旅+金融”之笔,共绘人城共生、产景交融的生态幸福图景。

坐落于滇池之滨的云南民族村,不仅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更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风情的生动展示窗口。2023年,云南民族村提升改造项目跻身云南省重点项目行列,品牌升级和整体提升改造迫在眉睫。在此关键时期,农行西山支行深入调研,投放3000万元“旅游景区贷”帮助云南民族村进行品牌升级、开展提升改造。“此次改造,不仅有景区硬件设施的更新换代,还携手法国普德赋文旅集团,立志实现旅游与科技、文化、创意的深度融合,为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相信有了农行的资金支持,一定能让云南民族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云南民族村景区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接下来,农行西山支行预计还将投入2亿元资金支持滇池草海绿道建设和滇池海埂片区智慧停车场建设,通过构建“景区提升+智慧配套+生态保护”的全方位支持体系,以金融“活水”有效推动传统景区转型升级。
泼墨挥洒数智卷,多元场景促消费
云南石林是世界自然遗产,享有“天下第一奇观”的美誉。农业银行石林县支行自2021年起积极服务云南石林旅游集团战略需求,累计投入信贷资金9.2亿元,通过“硬件筑基+智慧焕新”双轮驱动,助力景区开展道路提标改造、电力系统升级、景区管养护等基础工程,并深耕景区数字建设等智慧场景,为石林注入现代旅游产业基因,带动全域经济综合发展。

2025年春节期间,石林风景区游人如织,超过23万人次来此游玩。年初新上线的票务系统,使游客通过一部手机即可完成购验票,“指尖操作”的便捷体验收获如潮好评。实际上,体验升级的背后是金融服务的升级,作为景区票务系统独家合作银行,农行石林县支行提供了聚合支付、商户管理、资金结算等一揽子支付结算服务。“系统整合了现有门票和电动车票务,还能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进一步提高景区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系统运行半年来,日均收单流水已突破150万元。”石林风景区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下一步,农行石林县支行还将持续优化票务系统,通过整合景区门票销售、酒店预订、周边商户管理等服务,丰富服务应用场景,为游客带来“一部手机游景区”的便捷体验,带动景区周边餐饮、民宿等业态协同发展。
青绿皴染农旅卷,童话小镇展新貌
3月樱花季来临,省内外游客争相前往寻甸县凤龙湾童话小镇,乘坐蒸汽小火车缓缓驶入樱花深处,感受春日的浪漫。这处农文旅融合新坐标的崛起,离不开农业银行寻甸县支行的全程护航。

“凤龙湾童话小镇”项目建设之初,农业银行寻甸县支行便一直在跟进,为该项目包装发行1.1亿元专项债,有力支持了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用金融杠杆撬动绿水青山间的诗意蝶变。2024年,农行寻甸县支行再次为承接景区建设的云南滇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提供贷款950万元,该笔贷款也是寻甸县成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后单笔金额最大的小微企业贷款,有力推动了景区的后续建设和环境提升改造。“项目推进过程中确实资金周转压力大,导致项目推进放缓。农行的这笔贷款真是雪中送炭,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滇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在景区的建设过程中,农行寻甸县支行还积极为景区周边环境改善及农户增收致富提供信贷资金支持,累计投放860万元惠农贷款,以金融之力支持寻甸县打造“一镇带三村”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如今,这个集生态保护、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年接待游客量突破110万人次,真正实现了“建一个景区、活一方经济、富一片百姓”。
在将“诗与远方”变为触手可及的“旅居云南”过程中,金融始终是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底层密码”。据统计,2023年以来,农业银行昆明分行累计为70余家文旅类企业授信约12亿元,服务覆盖景区智慧化改造、文化遗产保护、乡村旅游开发等多个领域。
未来,农业银行昆明分行将持续以金融工笔绘文旅新图景,深化政银企合作,重点支持智慧旅游、生态康养、文创开发等新业态,以更精准的资源配置、更创新的服务模式,共绘“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幸福美好。
云南网通讯员 宗布孔诺 蒋海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