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吴云 云南大学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做好边疆治理各项工作,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2025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云南“高质量发展的根基还不牢固,部分经济指标增速与预期目标有差距”“生态环境治理水平仍需提升”。作为边疆省份,云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艰巨、意义重大,且面临多方面的挑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最终要靠基层干部的贯彻落实,他们是推动边疆地区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组织者、实施者,其能力补强十分必要。
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凸显基层干部能力补强的重要性。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实的带头人、组织者、实施者,其行为表现和能力发挥情况,是推动边疆地区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云南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花园”的美誉,自然生态环境优势明显,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需要不断提升基层干部的能力与水平。
运用科学评价机制,激发基层干部能力补强的内生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谋划,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云南生态地位重要,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阐明了云南生态地位的重要性,为新征程上云南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云南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加快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持续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奋力谱写美丽云南建设新篇章。在这一伟大征程中,基层干部能力素养与推动边疆地区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有较大差距。激发基层干部能力补强的内生动力,考核评价机制至关重要。干部考核机制的不断完善,可以作为促进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科学作为的重要抓手。基层干部在德能勤绩廉的考核评价中,要把推动边疆地区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指标,树立起鲜明的用人导向。要通过考核评价机制的优化与完善,不断激发基层干部推动边疆地区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推动绿色发展的大潮中,基层干部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不仅是政策的执行者,更是绿色理念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一方面,基层干部在推行绿色发展理念时,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和知识水平,通过学习培训、交流研讨等,基层干部可深入理解绿色发展的内涵和要求,从而在工作中作出更加科学、更加环保的决策。比如,在地区的发展与规划中,应尽可能采用环保材料、减少资源浪费,并注重生态保护。另一方面,基层干部还应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将绿色发展理念传递给人民群众,引导居民养成环保的良好习惯,比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这些做法,不仅有助于改善基层的生态环境,还能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此外,基层干部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党组织的积极引导,带动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绿色发展,让基层党员成长为绿色发展的先锋力量,积极参与各类环保活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只有从基层抓起、从细节抓起,才能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主题更加鲜明,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云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边疆治理视角下傣族的国家向心力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