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民间传说故事汇编

时间: 2025-05-15 17:13:00

#河北#​#保定头条#​ #安新#​ 感恩遇见,您可以点下“关注”,每天了解各地地理和人文。

一、神话传说

八仙女失落白洋淀

传说玉皇大帝的小女儿八仙女随众仙云游白洋淀时,因贪恋美景不慎跌入淀中,被安州城陈员外救起并收养,取名陈明珠。她长大后与凡人成婚,育有两子。玉帝寻回女儿时,八仙女以家书恳求留在人间,最终感动父母,获准永居安州。玉帝赐名“鸪丁淀”(因鸪丁鸟搭救),并护佑安州城风调雨顺。


二、历史人物与事件传说

杨六郎火烧韩昌

北宋名将杨六郎镇守白洋淀期间,与辽将韩昌激战。他设计将辽军引入狭窄堤道,以芦苇为燃料发动火攻,大败敌军。此役后,战场所在的淀泊得名“烧车淀”(一说因石灰遇水生火得名,但民间更推崇杨六郎的传说)。


留村“瓦罐”绰号的由来

清朝末年,安新留村贫苦农民常提陶制瓦罐到县城“上市”(劳动力市场),被财主家丁讥讽为“留村的瓦罐”。起初瓦罐因实用受外村人羡慕,后因矛盾演变为贬义称呼。饥荒时期,留村人用瓦罐领粥,一老汉以正骨术救助盛粥者,留下“瓦罐会武术”的佳话。


雁翎队抗日传奇

1939年,白洋淀猎户在中共领导下组建“雁翎队”,使用“大抬杆”(前膛火枪)和“鹰排”小船抗击日军。因枪口插雁翎防水,且船队形似雁阵得名。6年间作战70余次,歼敌近千人,成为华北水乡抗日精神的象征。


三、地名传说

端村与乾隆帝的渊源

端村原名“段村”,因村民分十三段居住。乾隆巡游时见堤上柳荫织席、堤外碧水连天,遂赋诗“端端正正一水村”,下令迁百户渔民连段成村,更名“端村”。


关城村的“官城”演变

原名卞家庄子,明末李自成部将在此筑砖墙驻军,称“官城”,后谐音演变为“关城”。


郭里口与“大锅李”

宋辽战争时,杨六郎伙夫“大锅李”战后定居此地,村名初为“锅里口”,后改“郭里口”。


四、民间技艺与习俗传说

马家寨的“木匠状元”

金朝时,魁星欲点马家寨为状元村,却被过路神仙踩扁笔尖化为凿子,村人遂成造船巧匠。乾隆游颐和园的龙舟、电影《赤壁》战船皆出自此村。其造船绝活包括“量材使用”“甩线一手准”“放印子补船”三项非遗技艺。


灶王爷祭拜习俗

安新县腊月二十三祭灶传统源自张生(灶神原型)传说:张生败家乞讨,羞愧自尽于灶台后被封为灶神,负责年终上天禀报人间善恶。祭灶时供奉糖瓜,贴“上天言好事”对联,体现对家庭道德的重视。


五、其他民间轶事

捞王淀与乾隆遇险

传说乾隆游白洋淀时遇风浪落水,被渔民李登龙救起,该淀遂名“捞王淀”。


以上传说均根植于安新县的历史、地理与人文环境,既有神话色彩,也承载着真实的历史记忆。

谢谢您耐心阅读,谢谢您点赞、收藏,小编难免有疏漏,期待您的评论和补充,小编感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