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7月22日讯 七月流火,山东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沂水支教团12名志愿者奔赴临沂市沂水县许家湖镇,以“慧根芽夏·梦启童行”为主题,开展了为期13天的暑期社会实践。这支由青年学子组成的队伍,将以数学为钥打开思维之门,以红色为墨厚植乡土情怀,在蝉鸣阵阵的夏日里,与乡村孩子们共同书写一段关于成长与陪伴的夏日篇章。

团队成员合影
第一篇章:启程·初心如炬
带着对支教的热忱与对孩子们的期待,12名志愿者怀揣着“用知识播撒希望”的初心集结出发,从备课磨课到物资筹备,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对此次实践的珍视。这份纯粹的热忱,将成为接下来13天里最坚实的动力。接下来,他们将用多样的课堂,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扇通往新世界的窗户。

课前讨论
第二篇章:数趣·思维跃动
从枯燥的数字到灵动的思维,志愿者们用创意让课堂焕发活力,让孩子们在趣味中感受知识的魅力。趣味数学课堂用游戏和谜题让数字“活”起来,孩子们在闯关里爱上数学;诗歌天地里,“拼贴诗”用旧报纸拼出独特诗意;十二时辰课堂则带孩子们“穿越”回古代,感受传统计时智慧与生活的韵味。这些充满创意的课程,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更在他们心中埋下了探索世界的种子。

趣味数学课程

团队成员与孩子们共同创作拼贴诗
第三篇章:红韵·血脉传承
红色基因是民族的根与魂,志愿者们以生动的形式,让孩子们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传承这份厚重的精神力量。爱国主义课堂上,老照片、故事讲述等带孩子们回溯历史,让孩子们懂得今日和平的珍贵,埋下爱国担当的种子。红色革命根据地之行,旧址里的故事、先辈的遗物,让红色精神不再遥远,孩子们通过聆听、触摸、感悟,将爱国情、奋斗志,悄然藏进心底。

团队成员与当地老党员共同参观革命旧址
第四篇章:护佑·安全基石
成长路上,安全是首要的保障,团队成员们通过爱护自己课程教孩子认识身体、守护隐私和规避风险。洗手歌、垃圾分类实践等教学,让讲卫生成为自觉行动,用良好习惯为健康成长打底,让孩子们安全成长。防霸凌课堂上,团队成员们教孩子用智慧与勇气识别霸凌、勇敢说 “不”。

防拐防骗小课堂
第五篇章:守护·成长铠甲
除了知识的传授,志愿者们更注重孩子们综合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勇气、激发潜能。小小故事家舞台上,孩子们变身故事主角,讲述奇幻想象、生活感悟,在表达中锻炼勇气与思维;物理实验课上 “会跳舞” 的盐、“听话” 的水流,让科学不再神秘,激发了孩子们探索未知的热情。职业启蒙课上,团队成员化身 “职业引路人”,警察、画家、教师等多样的职业故事,点亮了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

孩子们做物理实验

团队成员向孩子们介绍职业
第六篇章:告别·星火不熄
欢送会的舞台,是成长的见证场。当掌声渐歇,暑期支教落下帷幕,可成长从未停步。那些在晨光中奔跑着来上课的小身影,那些悄悄塞进备课包的手工折纸,那些从“我不敢”到“让我试试”的蜕变,共同诠释了这场实践最深的含义: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唤醒。正如沂蒙山崖壁上倔强生长的映山红,这些生命的绽放,从来不需要观众。

团队成员与孩子们合影
沂水支教团的成员们以知识为舟、以爱为帆,载着沂水孩子们驶向更广阔的天地。这段夏日故事,是课堂的欢笑、是实践的感悟,更是爱与希望的接力。愿孩子们带着这份力量,奔赴各自的山海,而志愿者们播下的热忱,会化作点点星光,在更多角落,照亮成长的漫漫长路。(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王军
来源::11 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