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上海布局脑机接口、可控核聚变等未来产业,组建项目经理团队

时间: 2025-04-28 06:57:00

近日,“上海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在闵行区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板块启动建设。这个集聚区将联动华山医院西院,重点打造临床转化、概念验证和孵化加速核心功能,培育脑机接口产业链核心环节。集聚区规划和建设工作的背后,有市科委项目经理团队的辛勤付出。去年以来,脑机接口项目经理人带队调研了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了解企业负责人对集聚区选址、功能定位、入驻机构等问题的看法。

去年6月至今,上海布局了量子计算、脑机接口、可控核聚变、6G(第六代移动通信)、第四代半导体、绿色燃料等一系列未来产业。这些产业虽然尚未形成产业规模,但具有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等特点,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为加快培育未来产业,市科委组建了项目经理团队,旨在增强战略敏捷和战略主动,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我们要打造一批懂科技、懂产业、懂投资的专业化项目经理队伍,以形成前瞻性、颠覆性技术及产品为目标,持续强化科技创新一体化布局和全链条管理,完善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机制。”市科委相关负责人说。

项目经理团队“懂行”又“懂经”

在科技界,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项目经理的知名度颇高,他们是科研项目的首席执行官、运营官和财务官。在项目经理的推动下,DARPA聚焦颠覆式创新,布局于半个世纪前的互联网、全球定位系统(GPS)、隐形飞机等技术,对全球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专家介绍,DARPA选聘项目经理时,要求他们在企业、学术机构或军队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取得产品上市、创办企业或领导研究机构等成就。被聘为项目经理后,他们会获得很大的决策权和管理权,参与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征集项目提案、决定研究计划、设定里程碑目标、调整团队、协调资源等。

专业性强,也是DARPA项目经理的一大特点。他们能与科学家讨论项目中的技术细节,而且在交流中善于捕捉科学家的创新思路,给出相关建议。他们还善于遴选多学科团队,组织学科交叉研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市科委给予项目经理充分的自主权,赋予他们调动委里人、财、物的权力。各个未来产业的项目经理可根据项目执行情况拨付资金、协同外部资源、及时调整方向、追加资金或视情况终止。

专业性方面,市科委要求项目经理团队“懂科技、懂产业、懂投资”。以可控核聚变为例,这个未来产业的项目经理团队吸纳了市科委公务员、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的产业创新研究人员、上海未来产业基金的投资人团队和上海科学院下属项目管理中心服务人员。

可控核聚变项目经理团队调研上海超导公司。

可控核聚变俗称“人造太阳”,是能够持续进行的核聚变反应,有望成为最理想的终极能源形式之一。去年以来,项目经理团队调研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多家企业和高校院所。在他们的推动下,位于产业链上游的上海超导公司启动了“揭榜挂帅”研发项目,与一家科研院所联合研发高温超导带材的核心制造部件。上海超导负责人感慨道:“以前,政府科研项目都请大专家写指南,而项目经理是从产业需求出发布局项目,打通了整条产业链。”

为了提升项目经理团队的专业能力,上海市科技系统专题培训班将于5月开班。“全球科技趋势与研究前沿”“从创新孵化角度看技术创新发展”“从投融资角度看技术创新发展”……国内科技界、产业界和投资界的知名专家将通过一场场专题讲座,为项目经理团队全方位赋能。

以产品为导向开展全链条布局

去年11月至今,上海4家脑机接口企业接连取得突破:博睿康研发的脑机接口产品NEO植入一位瘫痪病人大脑,让他恢复了部分生活能力,能完成抓握杯子喝水等动作;脑虎科技研发的256通道柔性脑机接口植入患者颅内后,实现了“意念对话”和“脑控”智能设备;阶梯医疗宣布完成3.5亿元B轮融资,并启动国内首个侵入式脑机接口长期埋植前瞻性临床试验;美生公司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华山医院合作,通过微创手术在脑与脊髓间搭建“神经桥”并植入电极,让脊椎损伤患者重获行走能力。

脑机接口是通过神经工程手段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信息交互的交叉前沿技术,在医疗、康养、教育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成为全球科技竞逐的重要赛道。这条赛道上,4家国内头部企业为何出现在上海?项目经理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过去,科技部门强调技术创新,以技术视角管理项目。而项目经理制度要求我们兼具技术逻辑与市场逻辑,以产品为导向,开展全链条布局和动态敏捷管理,管理上更加个性化、精细化。”脑机接口项目经理人深有感触地说。

瘫痪病人大脑植入博睿康研发的NEO后,可抓握水瓶喝水。

据介绍,博睿康、脑虎科技、阶梯医疗承担的上海科技专项都设立了“里程碑”管理节点:第一阶段要研发出产品原型,通过医疗器械型检,并完成3—5例患者的临床试验;第二阶段要完成多中心临床试验,入组30—50例患者;第三阶段要完成临床数据分析,启动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申报流程。项目绩效考核与“里程碑”管理紧密挂钩。

这些专项的目标很明确:研发出获批上市的脑机接口产品。为实现这个目标,项目经理团队全力为企业出谋划策、解决困难,提供科研、临床、审评审批、风险资本等各种资源。

专项执行过程中,项目经理团队多次调研企业,向创始人和高管了解一系列问题:公司发展的问题和瓶颈有哪些?人才团队建设进展如何?供应链建设情况怎么样?下一步临床研究、产品落地的优先考虑是什么?项目经理团队十分重视产业链上下游的全面布局、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神经电极、脑电采集芯片、医疗级植入电池……他们与企业围绕脑机接口的一个个关键部件,展开讨论。

规划“上海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也是调研的一个重点。这个集聚区选址在哪里?要引入哪些企业和机构?他们听取了头部企业的心声。博睿康产品总监和阶梯医疗创始人建议:在临床资源集聚的区域建设产业集聚区,这样有利于企业与医院合作,开展植入患者大脑的临床试验。医疗器械检验研究机构、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机构也很重要,可以在集聚区内设置服务窗口,便于企业开展产品型检和医疗器械注册证申报工作。

如今,企业的建议已被采纳,“上海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落户闵行区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板块,毗邻华山医院西院。未来,这片区域将成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的热土,有望催生未来产业的“核爆点”。

遴选颠覆性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在未来产业培育过程中,项目经理团队的一项重要使命是遴选、支持颠覆性技术研发,并通过产业一体化布局,迅速推进技术迭代和产业化。“我们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着眼于战略性需求,通过有组织的科研寻找颠覆性技术,找到后就用成熟技术对它进行迭代。我们要保持战略敏捷,为开展颠覆性创新的科研团队对接一流企业,尽快把实验室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绿色燃料项目经理说。

去年7月,中国商飞与华东师大共建的大飞机新型SAF(可持续航空燃料)研究与应用联合实验室挂牌,引起了项目经理团队关注。中国商飞为何与华东师大可再生碳资源中心联合研究SAF?他们走进这家科研机构调研,了解到华东师大一团队制备的SAF以废弃油脂为原料,但反应原理与传统的HEFA(酯类和脂肪酸类加氢)技术路线不同。通过工艺流程优化、催化剂改良等创新,这一新技术路线的能源消耗比HEFA少很多,收率则显著提升,使SAF生产成本比HEFA降低30%以上。

与HEFA制备的SAF相比,新型SAF含有芳烃等更多组分,有望完全替代石油基航油,而非按一定比例与石油基航油掺混。凭借这些性能优势,该团队正在与中国商飞、中国航发商发合作,让新型SAF与国产大飞机、国产发动机更好适配。

赵晨教授团队制备的油脂基SAF。

据统计,民航业约99%的碳排放来自航空煤油消耗。用绿色燃料逐步取代石油基航油,已成为国际趋势。中国民航局提出,“十四五”时期,可持续航空燃料累计消费量要达到5万吨。去年9月起,国航、东航、南航的12个航班试点加注SAF。

发现制备SAF的颠覆性技术后,项目经理团队立即行动起来。他们与多家国企联系,推进中试项目和产业化落地。结果,他们为该团队找到了合作伙伴——上海机场集团。这家大型国企已与该团队联合创立一家企业,正在推进这种颠覆性技术的中试项目,为未来产业化奠定基础。

“未来30年,SAF产业规模会越来越大,产值有望达到万亿元级。”展望未来,团队负责人充满了期待。利用颠覆性技术生产SAF,不仅有助于我国实现“双碳”目标,而且将减少我国对进口原油的依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经过近一年探索,项目经理制度的管理理念已在上海市科技系统深入人心,项目经理队伍持续壮大,一批前沿交叉领域技术创新项目、概念验证中心、高质量孵化器、重点实验室布局实施,加快推进未来产业引领地建设。

未来,除了持续进行项目经理的内部遴选,市科委将以全球视野选聘项目经理。同时,将优化完善“里程碑”“赛马制”“刹车止血”等配套制度,以制度改革创新推动未来产业加速落地。

原标题:《上海布局脑机接口、可控核聚变等未来产业,组建项目经理团队》

栏目主编:黄海华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俞陶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