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假期结束,连吃饭都不香了!网友:想回到5天前......

时间: 2025-05-06 12:12:00

“五一”假期结束后,

一些人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

做事提不起精神,

甚至连吃饭都不香了……

假期第一天vs上班第一天

这可能是“节后综合征”找上门了。

如何在假期后调整好身心状态?

指南请收好↓↓↓

01 什么是“节后综合征”?


长假后,出现失眠、疲乏无力、精力不集中、情绪不太好等现象,甚至有些人会感觉心慌胸闷,从而影响工作和生活,这就是“节后综合征”。哪些因素会导致“节后综合征”?

专家提示,如果您出现下面几种表现,就需要引起注意了。


02 “节后综合征”如何调整?


假期结束时,“终点效应”容易引发人们内心的遗憾。从医学角度来讲,“节后综合征”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病症。如何调整才能元气满满地投入到节后的工作中?

北京安贞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医师谢江表示,在假期后半段,要有意识地去限制睡眠不要让睡眠过长避免出现“星期一综合征”(即上班前夜睡不着,到工作那天就非常疲劳的状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病区主任刘竞介绍,假期后刚开始工作时,难免会出现一些心烦意乱,或觉得注意力不够专注、记忆力下降、工作效率不高的状态。此时,可以通过放松正念冥想闻香还有其他的一些运动,来调整状态。

浙江省中山医院心理康复科主任裴双义介绍:“上班第一天建议少干点活儿,从比较简单容易顺手的工作开始做起,不要给自己增加很大的强度,如果不这样容易导致退潮忧郁症。从一个安逸舒适的环境变成了一个比较有压力的环境,我们会对这个环境产生抑郁、焦虑的情绪。”

图源:中国蓝新闻

03 如何帮孩子“收心” ?

这份指南请收好!


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假期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增加,“节后综合征”的情况相对更明显。

儿童青少年“节后综合征”的表现主要为头晕、头痛、胸闷、气短、恶心、呕吐等症状,还有一些儿童青少年出现入睡困难、情绪低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李瑛表示,这些症状一般都找不到明确的器质性因素,个体差异较大,在这个群体当中,大部分孩子可能很快地去调整自我,但是有一小部分的孩子可能会存在一些困难。

“节后综合征”比较严重的孩子往往伴随电子产品使用过多的情况。帮助这部分孩子调整情绪,很重要的一步是帮助他们缩短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李瑛介绍,在电子产品使用上,从心理角度的建议一般是替换策略创造更有趣的时间,去占用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而不是强有力的管控

专家介绍,帮助孩子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一刀切。在初期,家长可以寻找一些适合孩子观看的纪录片,陪伴他们一起观看。经过三到五天的调整,大部分孩子都能消除“节后综合征”的症状,适应规律生活。

04 合理安排作息

避免假日“心脏综合征”


假日期间,饮食的不规律和作息的颠倒等问题,除了会容易患上“节后综合征”,还有可能会加重心血管负担。因此,假期休息还要警惕另一种综合征——“心脏综合征”

专家提示,假日“心脏综合征”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可能出现心慌、胸闷、憋气,大部分人是由于疲劳和生活节奏改变引起的。此外,对于患有心脏疾病的人,要合理安排作息,避免加重心血管疾病发作的几率。

专家介绍,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或许能让症状在短期内消失,如改善睡眠、清淡饮食,少饮酒不酗酒等。

对于有心脏疾病的患者来说,哪怕是熬夜,都可能会使得疾病变得更加严重。假日期间,更应该合理安排作息,规律服药。如果通过改善不良习惯,症状不能得到缓解,则要及时就医。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

最好的方式就是回到五天前





丨来源:青橙融媒综合自央视新闻、广州日报

丨编辑:张婧玉

丨校读:于惠敏

丨审核:舒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