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破解医疗废物收运难!越秀区建成全省首个医疗废物智能收集网络

时间: 2025-08-09 20:57:00

近日,广州市越秀区一家口腔诊所的后勤管理工作人员李霞拿着打包好的两袋医疗废物,来到位于越秀区人民街的医疗废物区域智能收集点,刷卡、开门,再刷卡、开柜门,投放、自动称重,关柜门、打印二维码回执……一系列操作安全、便捷、快速。

为切实解决小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安全转移难题,2023年起,广州市生态环境局越秀分局创新思路、主动作为,联合多部门协同推进,率先在全市开展小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智能化集中收集试点。历经两年探索实践,全区已建成11个集中收集点,实现小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收运网络全覆盖。截至目前,累计有效投放9688次,安全收运处置医疗废物逾27700公斤。这一模式以科技赋能破解医废收运困境,为全省建成区医废精细化治理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越秀方案”。

收集点内的智能化设备

智慧监管,“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我们口腔诊所每天产生的医疗废物不是很多,过去医疗废物要等着处理单位上门回收”,李霞说:“根据规定,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如果处理单位上门不及时,我们就很着急。现在有了24小时的智能收集点,步行5分钟就到了,真的是安全又方便。”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越秀区是全市生命健康资源高度集聚的区域。全区面积33.8平方公里,聚集了约400家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密度居全市前列,其中19个床位以下的小型医疗机构占比达85%以上,存在数量大、位置分散、经营规模小、医疗废物产生量少的特点,还普遍存在贮存空间不足、易超时存放等管理难题。同时,受限于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通行困难、停车难等问题,传统收运模式存在运力不足、频次低、时效差等瓶颈,导致小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收运难问题突出。

医疗废物集中收集点正式投入使用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不再上门收运医疗废物,而是由各医疗机构自行投放至医疗废物集中收集点。医疗废物集中收集点通过电子门锁、无人值守、随时投放、智能称重、视频监控等智能化、信息化的手段对医疗废物实现全流程智慧监管,运用信息化平台实时监控医疗废物产生、暂存、转运全流程,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闭环管理。

医疗废物集中收集点

科学布设,确保医疗废物就近、及时、规范纳入收集网络

“为减少医疗机构自行投放医疗废物过程中的遗撒风险,我们对医疗废物集中收集点周边一公里小型医疗机构开展摸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越秀分局局长吴荣生告诉记者:“通过大数据统计分析相关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日产生转移量、医疗废物集中收集点可承载的日投放量以及医疗机构步行至医疗废物集中收集点所需时间,精准确定集中收集点投放覆盖范围,确保辖区内小型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能就近、及时、规范纳入收集网络。”

此外,在智能集中收集点的选址上,越秀分局通过深入调研和多方协调,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街道“两网融合点”等现有公共设施空间,因地制宜利用闲置空间等资源,通过科学布设、周密部署建设点位,解决邻避效应问题,为收集网络建成奠定基础。

吴荣生同时表示,医疗机构是越秀区推动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优势,也是越秀区生态环境重点关注领域。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同时防范生态环境风险,越秀分局着力丰富非现场监管执法手段,进一步提升执法效能,推进全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智慧监管,做到“无事不扰,有事必应”。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杜娟 通讯员 粤环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杜娟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杜娟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