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假期临近,沈阳上榜“十大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旅游热度、消费意愿持续提升。以旧换新、“首发”创新,新一轮消费热潮已经开启。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着力激活有潜能的消费,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这不仅是稳定经济增长的迫切需求,也是加快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持续以提振消费为抓手,打开更多城市经济发展新空间。

纯手工制作饰品成为节日市场备受年轻人喜爱的新消费产品。(资料图)
破解“为什么消费”,要发挥场景赋能、技术驱动作用。
以数字技术赋能,打造消费新场景。近日,沈阳印发《沈阳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丰富“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打造全国人工智能创新与应用高地。挖掘“人无我有”的城市优势,形成投资与消费良性互促,为城市消费赋能添力,令人期待。
回答“去哪儿消费”,要立足本土品牌,打造特色IP。
以“首”促“新”,消费焕新。“五一”期间,沈阳环球港动感城将盛大开业,“百鸟缘”全国首家综合鸟类博物馆、“毕加索想象力工场”将在沈阳迎来首展,提升城市文化消费吸引力;“味蕾游”“夜游”“赛事游”提质升级,触摸沈阳的国际范、烟火气……瞄准细分群体,从场景与体验两个维度,打造特色消费微环境,可以有效挖掘城市消费潜能。
聚焦“有哪些服务”,要持续优化消费环境。
以服务的提质升级,激发“焕新”热情。自沈阳以旧换新政策启动以来,带动消费总额达95.33亿元,2025年春季惠民消费券提升市民消费意愿。通过精准施策、优化供给,持续优化消费环境,不断增强消费增长的持久动力。
消费是城市经济增长的“稳定器”,也折射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让场景更新、服务更暖、市场更优,促进市民需求更旺,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为城市消费添活力,为经济发展添动力。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胡潇文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