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成效显著!2024年广东自贸试验区进出口7493.9亿元,增长25.6%

时间: 2025-04-14 17:43: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驻穗记者 姚嘉莉 通讯员 陈琳 汤兵

今年是广东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十周年。记者14日从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获悉,2024年,广东自贸试验区进出口7493.9亿元,增长25.6%,占广东外贸总值的8.2%,拉动广东外贸增长1.8个百分点。10年来,广东省内海关在自贸试验区共推出68项可复制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并在全省海关复制推广,占全省可复制推广改革经验的三分之一,有力促进广东自贸区外贸规模不断攀升。

广州海关所属南沙海关关员在对即将出口的国产新能源汽车进行监管。通讯员供图

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自贸区和特殊区域发展工作处处长刘阳介绍,10年来,海关推出监管创新制度覆盖通关便利、保税+新型业态、跨境电商、加工贸易、检验检疫等业务领域,有力支持跨境要素便捷高效流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服务重大平台高质量发展。

在支持跨境要素便捷高效流动方面,通过实施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一港通)”模式,实现大湾区国际港口“枢纽港”航线资源与内河码头“支线港”货源优势互补,货物平均堆存期由原来的5-7天缩短至2天以内,每年为企业节省物流成本2.2亿元以上。有效提升大湾区物流一体化水平,支持设立机场共享国际货运中心,将广州、深圳、香港机场的航空货栈前置到自贸试验区内综合保税区,航空货物可在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综保区 “一站式”完成集拼、安检、打板、报关等手续,企业可节约货物物流时间和成本30%。推动粤港、粤澳海关“跨境一锁”改革升级为“三地一锁”,便利通行港澳地区和粤湘闽20个城市,促进跨境陆路物流便捷流动。

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方面,推动检验检疫监管及结果互认,创新实施内地供澳门水产品“三联三同”监管模式,企业出口申报前监管申请批次减少99%,海关查检作业时效提升近58%。2024年,广东省内海关累计供澳水产品2685吨,有力保障澳门居民“菜篮子”安全稳定供应。推动粤港、粤澳货物“单一窗口”综合服务平台功能上线,推出粤澳、粤港“一单两报”改革,企业录入数据必填项大幅压缩80%以上,每票货物申报时间可节约半小时,大大降低企业申报差错风险,既省时又省力。

蛇口海关关员对前海综保区内的新能源汽车开展实地监管。深关宣供图

在服务重大平台高质量发展方面更有许多创新举措。比如,在前海片区,推动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建设,支持企业打造存储晶圆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助力企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2024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进出口电子元件1659.9亿元,增长34.1%。落地全国首个离岸现货交易大豆保税交易库,助力前海打造大宗商品贸易集聚区。支持全国首个绿色智慧港深圳蛇口妈湾港建设,强化智能化技术在海关监管中的应用。2024年,妈湾集装箱码头吞吐量408.3万标箱,同比增长19.6%。

在南沙片区,覆盖申报、身份验核、税费支付、出口退货等跨境电商全流程的改革“组合拳”,吸引了国内多家大型电商平台相继落户。2024年,南沙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出口270.2亿元,增长13%,南沙跨境电商网购保税业务连续五年领跑全国第一。支持南沙保税融资租赁飞机业务发展,打造华南最大的飞机租赁集聚地,截至目前,已累计吸引100余家相关企业落户南沙,通过保税融资租赁方式进口飞机172架,货值超千亿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