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描绘新中国的红色记忆|第一期:天安门

时间: 2025-04-06 17:26:00

编者按:

笔墨丹青绘春秋,百年风华映今朝。值此“红色·记忆——北京革命旧址和纪念设施手绘作品展”隆重开幕之际,香山革命纪念馆以艺术之名叩响历史之门,推出《描绘新中国的红色记忆》专题,邀您共赴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本展览由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师生以丹青妙笔为媒,以北京地区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脉络为经纬,将承载中国共产党光辉足迹的革命旧址与纪念设施凝练于艺术画卷之中,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史。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这段用青春笔墨书写的红色记忆,在艺术与历史的对话中,感悟初心使命,续写新时代的“赶考”答卷。

图为展览第一部分“红色地标”。

图为展览第二部分“伟大觉醒”。

图为展览第三部分“抗战烽火”。

图为展览第四部分“红色黎明”。

图为展览第五部分“进京赶考”。

《天安门》

作者:董庆鑫;指导教师:江寿国

天安门实景图

天安门,坐落在北京市的中心、故宫的南端,以杰出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政治地位为世人所瞩目。原为明清两代北京皇城正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1949年10月1日,在这里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

雄伟壮丽、气势非凡的天安门广场,一个庄严而又神圣的地方;一个令全国各族人心驰向往的地方;一个为世界人民瞩目的地方。把传统和现代融为一身,不但见证了新中国成立的难忘时刻,而且见证了祖国日渐强大的历史。翻过浩浩的历史长卷,回首我们足下的这片土地,经历了多少风雨和沧桑。终于在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天安门也因此成为新中国的象征。

创作者以天安门城楼为画面中心,红墙黄瓦,花团锦簇。正门上方悬挂着巨幅毛泽东主席画像,两边挂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大幅标语,城楼上八面红旗随风飘扬,在板正庄严的建筑中,增添了一丝流动的元素。

以画为体,以史铸魂。展览创作者以新时代青年的艺术视角,将百年党史的厚重底蕴转化为可感可触的视觉史诗,既是对革命精神的艺术诠释,更是对红色血脉的青春告白。希望广大观众能从这些革命旧址和纪念设施蕴含的革命精神中汲取营养,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绽放青春光彩,续写时代华章。

视频来源: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部分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编辑:网络编辑部

来源:北京号

作者:香山革命纪念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