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发展进入动能转换关键期,一座万亿级城市如何继续进阶?今年以来,佛山吹响“再造一个新佛山”号角,迈开了“二次创业”的步伐。
强城必先强心。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广佛都市圈核心区,禅城勇挑重担、愈发有为,加快打造“佛山之心”。今年4月至6月,禅城区全面打响重大项目百日攻坚行动主动仗,全力冲刺年度246.29亿元投资目标,以项目之进促经济之稳,探索出一套向上突围的新“打法”。
稳增长,夯实经济“压舱石”
一个经济体量过万亿城市的转型如同大象转身,并非一蹴而就。再造一个新佛山,需要一个更强大的城市中心。
重大项目向来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近年来,重大项目百日攻坚行动已成为禅城区推动重大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的品牌做法与制胜法宝。
2025年,禅城区重点项目114个,总投资1342.7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46.29亿元。其中,申报省重点项目16个,总投资55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9亿元;申报市重点项目51个,总投资51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5亿元。

从纵向上看,有效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持续发挥。相较于2024年,今年禅城区社会投资类重点项目数量与年度计划投资均有提升,项目数量占比59.6%,增加9%,年度计划投资占比80.2%,增加4%,在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中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从横向上看,重大项目的布局折射出禅城发展的格局。2025年,禅城区重点项目主要集中在产业工程、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三大领域。其中,产业项目61个,基础设施项目40个,民生保障项目13个。
这恰好契合了“新佛山”的内涵——产业形态更加现代、发展动力更加充沛、城乡区域更加协调、文化价值更加彰显、社会治理更加高效、民生福祉更加厚实。

锚定目标,禅城一步步啃下“硬骨头”。2025年第一季度,禅城区114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2.98亿元,为年度计划投资的34%,“进度条”加速刷新。
百日冲刺的终点,也是迈上新阶的起点。禅城的全力一搏,将是佛山突破“天花板”的关键一跃。
优结构,铸造产业“火车头”
产业发展短期看规模,长期看结构。从本次重大项目百日攻坚行动可以看出,禅城正以重大项目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交通的联通,有利于吸引更多高端要素资源聚集,带来产业的融通。
“禅城未来将是广佛全域同城化、大湾区融合发展的重要节点。要强链接,立足湾区,拓展纵深。”禅城区委副书记、区长盘石指出。
通过汾江路立交的拆旧建新等项目,禅城着力加快建设高铁未来城。该项目拆除原来汾江路跨铁路桥全线桥梁并重建,新建项目主线采用合成断面双向10车道跨越广湛高铁、采用双向4车道跨越文昌路,并通过上、下匝道与现状文昌路连接。项目预计2026年建成,将解决广湛高铁的净空问题,提高城北片区道路通行能力。

新建汾江路立交效果图。禅城区发展和改革局供图
纵观禅城的经济大盘,第三产业占比超60%,现代服务业是其发展的一大支柱。
本次禅城重大项目清单中,佛山平安中心建设项目是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的重头之一。本项目将打造为集金融办公、休闲购物、七星康养三位一体的城芯综合旗舰。项目建成后,将加快金融等高端服务业集聚,吸引高端人才落户,有效提升佛山高端现代服务配套和城市综合实力。
如果说现代服务业是禅城产业的未来,那么制造业就是禅城乃至佛山产业的根。“重返制造业主战场”的禅城不是重走老路,而是进一步优化升级。
近日,佛山市委书记唐屹峰在禅城调研时强调,禅城区要推动产业科技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以都市型工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本次产业类重点项目中,作为禅城区都市工业的典型载体,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的禅西都市产业园(莲塘园)将锚定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精密仪器仪表两大核心领域,聚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
机器人舵机生产线50条,注塑机、自动化组装生产线、检验测试等设备200多台/套……本次重大项目百日攻坚行动中,同样处于禅西的德晟智造总部建设项目格外亮眼。该项目将于今年底建成使用,进一步补强禅城区智能装备产业链,推动产业焕新升级。
从这些项目的分布区域可见,禅城正快步西进,寻求更大的产业优化空间,以“禅西中心化”加速“全域中心化”。

出新招,推动项目“加速跑”
转型不易,必须苦练“内功”。在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的背后,禅城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招式”。
近年来,禅城区发展和改革局一直致力于重点项目建设管理体系的改革创新,不断深化重点项目全链条管理全流程服务改革。重大项目百日攻坚行动就是其中重要举措之一。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截至2024年12月底,禅城区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29.32亿元,为年度计划投资的134%。其中,64个省、市重点正式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62.92亿元,为年度计划投资的140%;省、市重点项目开工率、纳统率、市重点项目建设红榜上榜率,在佛山五区中均排名第一。
2025年如何更好推动项目加速跑?禅城区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禅城区发展和改革局将围绕“谋划提质量、前期抢时效、开工加速跑、推进破瓶颈”主线,继续深化“服务赋能、机制创新、精准调度”管理模式,以全周期服务、全要素保障、全流程提速为核心抓手,加快项目进度,保障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如果以全年时间线为轴,禅城2025年的重大项目攻坚就像一场跑步拉力赛。
起跑即领跑,第一步就是科学谋划下好“先手棋”。第一季度,禅城区发展和改革局制定并印发了禅城区2025年重点项目及政府投资项目实施计划,一项一表铺排好新建项目前期报建工作,努力实现“开门红”。

奥创智能科技总部项目动工。禅城区发展和改革局供图
“我们项目整个前期报建审批流程非常顺利,效率很高。禅城区、镇相关部门主动作为、靠前服务,我们项目方倒成了甩手掌柜了。”奥创智能科技总部项目李经理深有体会。
到了“奔跑”的中段,则需要更多耐力。
一方面,集中力量。第二季度,禅城区将组建工作专班,统筹调度全区资源,建立重点项目工作台账,实行“一周一调度、半月一快报、一月一通报”机制,对进度慢的单位进行督办督导,评选红榜项目及先进单位并通报表扬。尤其加大项目前期工作资金保障力度,按轻重缓急原则把前期工作经费精准投放到关键项目上,提高项目成熟度及对上级资金的承接能力。
另一方面,重点突破。第三季度,禅城将以年投5亿元以上社会投资项目、1亿元以上政府投资项目为重点服务对象,建立“后备清单”,动态收集密切跟进实施条件逐渐成熟的库外项目,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对库内项目进行更换或补充,加速扩大实物量。
最后冲刺,注重强后劲。第四季度,禅城将对投资完成率滞后于时间进度的项目,采取“通报”“挂牌督办”“24小时三班倒”等超常规措施,查漏补缺鞭策后进。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未来,我们还会探索更多重点项目建设管理体系改革创新做法,聚焦新基建、城市更新、未来产业等领域,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再上台阶,为建设‘佛山之心’‘六最’现代化禅城发挥‘大引擎’‘加速器’的作用。”禅城区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春潮涌动,战鼓催征。重大项目建设的轰鸣声中,一个更具高质量和更具竞争力的禅城正在崛起。这是佛山进阶突围之所盼,也是建设世界级湾区之所需。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张治伊 黎妙娟
设计 陈丽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