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4月17日讯4月15日,济南高新公安分局舜华路派出所联合平安银行自贸区支行,成功阻止一起冒充公检法机关的电信网络诈骗,为群众挽回潜在经济损失160余万元。
当日上午,平安银行自贸区支行工作人员在办理业务时,发现一位老年客户情绪异常,执意要取出其账户内全部积蓄160余万元。工作人员察觉异常后,立即上前询问并劝阻,但老人态度坚决,声称此事“涉及机密”,拒绝透露细节。工作人员凭借职业敏感性判断老人可能遭遇诈骗,迅速拨打110报警。舜华路派出所反诈民警徐峰峰接警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面对民警的询问,老人仍心存疑虑,坚称自己并未被骗。为打消老人顾虑,徐峰峰耐心与其沟通,逐步了解事件经过。

据老人回忆,4月7日前后,其接到一通自称“通信管理局工作人员”的固定电话,对方称其身份信息被冒用涉嫌违法犯罪,并已被广东警方上网通缉。老人听闻后十分恐慌,随即拨打对方提供的“广东警方”电话。电话中,一名自称“办案民警”的男子告知老人,其名下一张邮政储蓄银行卡涉嫌非法集资,卡内余额高达720万元,要求老人配合“远程调查”,否则将面临抓捕。老人信以为真,按照对方指示添加所谓“办案人员”为好友,并被要求前往无人场所进行视频通话。通话中,对方身着警服,进一步加深了老人的信任。
为“自证清白”,老人将全部积蓄160余万元转入平安银行卡内,准备取出后按照对方要求购买黄金寄送。银行工作人员发现异常后及时报警,阻止了老人进一步操作。为彻底打消老人疑虑,徐峰峰立即与省通信管理局核实,确认老人所接固定电话并非该单位所有;随后民警陪同老人前往邮政储蓄银行查询账户余额,发现所谓“卡内余额高达720万元”纯属子虚乌有;通过核实老人也并未被上网通缉。在一系列事实面前,老人终于意识到自己险些被骗。
“公安机关绝不会通过电话或视频办案,更不会要求群众转账汇款或购买财物。”徐峰峰向老人普及防骗知识,并叮嘱其家属共同做好劝阻工作。次日,徐峰峰再次回访老人,进一步巩固老人的防骗意识。
此次成功阻断诈骗得益于警银协作联动和反诈预警。济南高新警方将始终以守护群众“钱袋子”为己任,持续加强与银行等单位联动配合,形成反诈工作合力。同时,警方也提醒大家:公检法机关办案有严格程序,不会通过电话、网络要求转账汇款或购买贵重物品。如接到类似可疑电话,务必保持冷静,及时向公安机关或相关部门核实,切勿轻信转账。若不慎被骗,请立即拨打110报警。(通讯员 齐刚 仲泰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