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调兵山市首次发现确认燕秦汉长城遗存

时间: 2025-05-26 06:42:00

本报讯 记者金国建报道 近日,调兵山市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发现并确认燕秦汉辽东长城障塞遗迹。这一发现填补了该地区无早期长城文化遗存的历史空白,为重新确立燕秦汉辽东长城辽北段路线走向提供了重要考古学依据。

此次发现由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燕秦汉辽东长城田野考古调查研究”负责人、燕山大学中国长城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特聘教授李树林,辽宁省长城资源调查一队副队长、铁岭市博物馆原副馆长许志国研究馆员等专家现场考察确认。调查发现,调兵山市晓南镇南山城、孤山子障城等遗址为燕秦汉辽东长城遗存,具有完备的防御体系,包括中心性候城、障城、望堠、烽燧及防御墙堑等设施。

据史料记载,战国燕、秦、汉均曾在辽东修筑长城。《史记·匈奴列传》载:“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汉书·地理志》亦提及辽东郡望平县,表明长城曾延伸至辽北地区。然而,燕秦汉长城在辽北的具体走向长期存疑,此次发现为破解这一历史悬案提供了关键证据。

南城子山城位于调兵山市晓南镇,地势险要,残存城墙周长约千米,并发现烽燧墩台、防御墙堑及战国中期夹砂红陶碎片。李树林教授指出,南城子山城与附近的大台子烽燧、孤山子障城点点相望,视线可及,具有中国早期长城‘点线式’障塞形制特征,完全符合置塞基本规律,与史载燕将秦开东拓时间吻合。许志国研究馆员补充,此次调查还证实部分明代烽燧沿用了燕秦汉烽燧基址,明确了长城在辽河西岸的走向。

调兵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物普查工作,特邀专家团队联合攻关,最终取得这一重大成果。地方文史学者表示,将继续配合调查,推动早期长城研究与保护。此次发现不仅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也为地方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方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