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和消费权益,近日,安徽省巢湖市中庙市场监管所组织开展了糖果制品销售专项排查工作。
一、强化统筹部署,压实责任链条
中庙所召开专题部署工作会议,结合春季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检查,制定糖果制品销售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方案,聚焦虚假宣传、非法添加两大核心问题,细化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分工。
二、聚焦风险隐患,严查突出问题
执法人员围绕检查重点,对辖区超市、食杂店、药店和网络经营者开展检查。一是严打“擦边式”命名及包装,对名称、包装、形态、食用方法刻意模仿保健食品或者药品的糖果制品,如液体钙胶囊、卵磷脂胶囊、儿童可可钙口嚼片等,极易误导消费者以为是保健食品或者药品;二是整治违法功效宣称行为,一些糖果制品线上线下销售时,不得对外宣称具有“预防冠心病”“预防高血脂”“减肥”“燃脂”“瘦身”“助眠”“壮阳”“益智”等功效;三是压实平台主体责任,新增“非保健食品不得宣称功效”弹窗提示,督促平台经营者完善关键词屏蔽机制,清理糖果制品虚假宣传、疾病预防和治疗功能声称的信息和链接。
三、严查非食用物质非法添加违法行为
执法人员还加大对糖果制品中非法添加问题的排查,严禁在糖果制品配料中违规槟榔粉、槟榔提取物、大豆异黄酮、β一烟酰胺单核苷酸等非食品原料;严禁销售以“蜡皮糖”等谐音、近音命名的“蜡瓶糖”产品,涉嫌使用非食用原料。一经发现,要求食品经营者立即下架,并立案调查。
此次专项排查,共检查糖果制品销售单位25家、网络销售经营单位5家、药品经营单位2家,暂未发现违规产品和虚假宣传问题。
下一步,中庙所将深化专项整治工作,开展“回头看”行动,引入大数据监测系统,重点监控网络经营平台,建立“黑名单”制度。设立举报奖励机制,公开投诉举报电话,引导行业自律,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安徽省巢湖市中庙市场监管所 张庆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