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济南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起步区专场活动举行,记者从现场了解到,起步区围绕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规划建设,编制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超前谋划布局未来信息、未来空间、未来能源3大产业方向,将构建以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为核心科研区,山东未来产业园为孵化转化区,崔寨、大桥等为联动落地区的“1+1+N”的未来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经济发展部部长牟晓丽介绍,下一步,起步区将将聚焦“3+X”未来产业体系,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推进以中新绿色科技研究院为代表的“一院四中心”重点平台建设,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人才培养、产业孵化;加快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突破,建立契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选题攻关机制。加快产业项目导入,围绕人工智能、空天动力与装备、氢能、新型储能等重点领域,建立未来产业项目储备库;加大应用场景创新和开放力度,引进、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构建未来产业企业矩阵。强化要素保障,围绕“3+X”未来产业体系,梳理前沿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瓶颈,面向海内外超常规引入一批产业紧缺人才;加快构建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营造开放的创投风投生态,精准助力未来产业布局,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环境。

起步区建设发展始终坚持规划先行,以强化顶层设计明确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前期,通过《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产业机会清单》等政策文件,起步区逐步构建起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此基础上,起步区还强调做好重点项目服务、绿色用能保障,着力推动全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服务保障方面,起步区出台《进一步优化项目全生命周期推进服务机制工作方案》,提升项目谋划、落地、建设、见效的全流程服务水平,有力保障了重点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工程、山科人工智能和高端装备产业科技园等产业项目配套设施建设。今年1-7月,18个省级重点实施类项目投资完成率85.7%,33个市级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84.8%。
在用能保障上,起步区强化绿色转型,获批省级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省级绿电产业园试点,以及全省唯一综合智慧能源试点。以新型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先后建成投用500千伏先行变电站、110千伏后陈变电站等基础设施,预计今年底“H”型网架将初步形成;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开发利用,实现并网装机容量约4.4万千瓦,预计年发电量约5000万度;加快建设“聊热入济”北线长距离供热工程,大力推进地热能综合利用,建成山大二院新院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等3个冷热联供项目。
(大众新闻记者 杨学莹 胡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