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今日福安】
当深夜的屏幕蓝光
成为第二个月亮
当咖啡因与甜食
成为“续命标配”
你的身体
正在经历一场无声的战役
熬夜的隐形代价——超越黑眼圈的危机
1.肠道菌群“暴动”:
熬夜导致肠道菌群昼夜节律紊乱,有害菌增殖速度提升40%,引发腹胀、便秘甚至肠漏症。
2.心血管“定时炸弹”:
连续熬夜3天,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ET-1)上升35%,相当于提前预支10年血管老化。
3.代谢“多米诺效应”:
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群,瘦素水平下降18%,饥饿素升高23%,形成越熬越饿,越饿越胖的恶性循环。
这份生物钟修复+饮食防护
双效方案
请收下!
用行动重构健康
饮食防护三大新法则
◆法则1:夜食的“三色警戒线”
红色禁区: 含咖啡因食物(干扰深度睡眠)、高糖食品(加剧B族维生素流失)。
黄色警戒: 精制碳水(血糖剧烈波动)、油炸食品(增加肝脏代谢负担)。
绿色通行: 酸奶+奇亚籽(调节肠道菌群)、水煮蛋+芦笋(补充色氨酸助眠)。
◆法则2:“分段营养补给”策略
熬夜前2小时:燕麦粥+核桃(缓释能量)。
熬夜中每小时:200ml温水+蓝莓(抗氧化防护)。
熬夜后早餐:三文鱼+菠菜(修复脑神经损伤)。
◆法则3:维生素“黄金搭档”组合
B族维生素+镁:缓解焦虑(推荐:南瓜籽+香蕉)。
维生素C+锌:增强免疫(推荐:彩椒+牡蛎)。
生物钟校准术
1.调整睡眠时间:
每天做到晚上11点之前睡觉,早上按时起床。中午尽量避免长时间午睡,有利于改善生物钟紊乱。
2.放松心情:
应注意放宽心态。避免过度思虑,有利于提升睡眠质量,缓解生物钟紊乱。
3.适当运动:
生物钟紊乱的人群还可在白天进行适当运动,如跑步、跳绳、游泳、骑自行车等。
今晚
不妨从关闭一个闹钟
替换一杯饮品开始
让健康成为最时尚的生活方式
来源:厦门疾控
编辑:宋诗莹
审核:林衍 阮珊妮 王雯秋 陈菁婧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