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mv值是什么意思啊(人工游泳池水质指标你了解吗?)

时间: 2024-11-13 10:05:52




游泳是集娱乐与健身为一体的一项体育运动,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游泳逐步成为一项群众性的休闲娱乐活动。


说到游泳,泳池的水质是大家关注的重点。根据2019年11月1日实施的GB37488-2019《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人工游泳池水质应符合表1,卫生指标主要包括微生物指标和理化指标。


下面小编带你一起了解人工游泳池水质各项指标。


表1人工游泳池水质指标卫生要求




微生物指标包括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

菌落总数:在一定条件下,经一定时间培养后所得1 mL水样中的微生物菌落个数。


菌落总数并不能区分其中细菌的种类,反映的是水样总体卫生状况,泳池水菌落总数虽然与健康风险无直接相关性,但水中菌落总数过高,往往提示在泳池水中有微生物生长。


因此菌落总数是判定水质被微生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可以指示消毒效果和水质清洁度。


大肠菌群:在37℃培养,24h内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它不是某一种或某一属细菌,而是具有共同特性的一组细菌,是直接或间接的来自人和温血动物的粪便,主要包含埃希氏菌属、柠檬酸菌属、克雷伯菌属和肠杆菌属。


粪便中除一般正常细菌外,同时也会有一些肠道致病菌存在(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游泳池水中检出大肠菌群,表明游泳池水可能存在粪便污染,推测水中会有肠道致病菌存在的可能。




理化指标包括:浑浊度、pH、游离性余氯、化合性余氯、浸脚池游离性余氯、臭氧、氧化还原电位、氰尿酸、尿素。

1

浑浊度:浑浊度反映池水的清亮程度,其值越小表示池水越清澈,其值越大表示池水越浑浊。


浑浊度不仅与水中悬浮物的含量有关,而且受其粒径、形状以及光学特性等的影响。


降低浑浊度还对除去某些有害物质,提高消毒效果有积极作用。


2

pH: pH指池水的酸碱度。


如果pH小于7.0,代表水质呈酸性,会对泳池硬件设备造成腐蚀,影响使用寿命;


如果pH过高,会降低含氯消毒剂杀菌效果。


同时,pH过高或过低都会刺激皮肤和眼睛,产生不适感,影响人体舒适度。


3

游离性余氯、化合性余氯、浸脚池游离性余氯:为保证消毒效果,加氯消毒后水中还会剩余一些有效氯,称为“余氯”。泳池游离性余氯限值范围为0.3~1.0mg/L,浸脚池游离性余氯范围为5~10mg/L


游离性余氯过高会对人体皮肤和粘膜产生刺激作用,太低则达不到消毒效果。


游离性余氯在杀灭水中微生物的同时也会与水中有机物反应生成化合性余氯,化合性余氯要求≤0.4mg/L。


水中的化合性余氯含量过高会刺激鼻粘膜等并引起室内游泳池异味。


4

臭氧:臭氧在常温下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气体,可用于游泳池水消毒。泳池采用臭氧消毒时,部分臭氧可逸散到水面上方。


空气中臭氧浓度过高会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损害,因此标准规定采用臭氧消毒时水面上方20cm处空气中臭氧浓度不得超过0.2mg/m3


5

氧化还原电位(ORP):氧化还原电位是反映池水氧化还原性的指标,它的单位是毫伏(mV),其数值与微生物失活存在直接关系。


数值越高说明泳池水的氧化和消毒能力越强。


由于还原剂或污染物进入水中而导致氯的需求量增加时,ORP数值会降低。ORP过低表示池水氧化性不足,消毒效果变差。


6

氰尿酸:氰尿酸是采用二氯异氰尿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消毒时的产物,可对水中的次氯酸起到储存缓释作用,使水中的次氯酸浓度维持稳定,从而产生较持久的消毒效果。


使用二氯异氰尿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消毒时,要求控制氰尿酸浓度≤50mg/L。如果氰尿酸浓度过高,反而会影响消毒效果。


7

尿素:尿素又称脲、碳酰胺,是由碳、氮、氧、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游泳池水的尿素含量应≤3.5 mg/L,泳池水的尿素主要来源于人体的汗液和尿液。


尿素会与含氯消毒剂形成氯胺类物质,产生异味并刺激游泳者呼吸系统、皮肤、眼角膜等,影响游泳者的体验感和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