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隆皇帝的肖像
乾隆皇帝,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嫔妃多达四十余人,他一生共抚育了17个儿子,永璜、永琏、永璋、永珹、永琪、永瑢、永琮、永璇、永瑆、永璂、永璟、永璐、永琰、永璘,皇九子、皇十子、皇十六子幼殇,未命名。
皇十三子,永璟,幼殇,未封。
皇十四子,永璐(1757-1760),幼殇,未封。
皇次子,永琏(1730-1738),母孝贤皇后。乾隆三年薨,弘历册赠皇太子,谥端慧。
皇七子,永琮(1746-1747),母孝贤皇后。乾隆十二年以痘殇,方二岁。嘉庆四年三月,追封哲亲王。
皇长子,永璜(1728-1750),母哲悯皇贵妃。乾隆十五年薨,年二十三。追封定亲王,谥曰安。
皇十二子,永璂(1752-1776),母为继皇后乌拉那拉氏。乾隆四十一年薨,年二十四岁。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三月追封多罗贝勒。
皇三子,永璋(1735-1760),母纯惠皇贵妃,乾隆二十五年薨,年二十六。追封循郡王。
皇五子,永琪(1741-1766),母愉贵妃,少习骑射,娴国语。乾隆三十年封荣亲王。乾隆三十一年薨,年二十六。谥曰纯。
皇四子,永珹(1739-1777),履端亲王。母淑嘉皇贵妃。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奉旨出继和硕履懿亲王允祹后,四十二年二月二十八日辰时薨逝,终年三十九岁,谥曰“端”。
皇六子,永瑢(1743-1790)母纯惠皇贵妃,乾隆二十四年十二月,出继为慎靖郡王允禧子,封贝勒。五十四年,晋封质亲王。五十五年薨,年四十八岁,谥号“庄”。工诗擅画,主要作品有《岁朝图》、《枫溪垂钓图轴》。
上述这十三位皇子或在幼殇或薨逝于青壮年时期。

嘉庆皇帝肖像
皇十五子,永琰(1760-1820),母为孝仪纯皇后。后改名颙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高宗的第十五子。年号嘉庆,1796年~1820年在位。庙号清仁宗睿皇帝,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
按照薨逝的时间推算,活的最长的或许就是最有成就的人,最后就剩下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七子永璘这三位皇子,我们把这三位皇子一一分析。
皇十七子,永璘(1766-1820),母孝仪纯皇后。乾隆五十四年封贝勒。嘉庆四年,仁宗亲政后,封其为惠郡王,后改封晋庆郡王。嘉庆二十五年永璘晋庆亲王,三月十三日去世。谥曰僖。
话说乾隆这个最小的儿子永璘,独异于人的一生,要论“僖”非他莫属,僖,乐也。符合永璘的性格。但要论个人成就他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据史料记载,他时常微服溜出皇宫,出入于市井狭巷之中,即使失宠也永远是那副无欲无求之人,人不风流枉少年的劲着实让乾隆帝反感。直到乾隆五十四年(24岁)他才勉强被封了一个贝勒爷。同年,嘉庆帝封的是嘉亲王,可见永璘混的一般。
当然他也不是一无是处,他最大的成就就是想方设法地把和珅的恭王府弄到家。请看小编这篇文章:令妃的这个儿子独异于人,从不窥视皇权,却深喜和珅豪宅,永璘。
皇八子,永璇(1746-1832),母淑嘉皇贵妃,乾隆四十四年封仪郡王,嘉庆四年晋仪亲王。《李朝正宗实录》中记载,“皇子四人中,第八王沉湎酒色,又有脚病,素无人望”。卒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八月七日,谥“慎”,享年八十七岁,是清朝最长寿的皇子。
“诸皇子封爵时,不与于分封之列”源于《李朝正宗实录》的这段记载,是永璇争皇位也无用的最佳答案,他在被封为仪郡王之后数十年间再无晋封,反观几个弟弟,加官的加官、晋爵的晋爵,重担一个比一个重,唯独永璇不在分封之列。
所以说如果要论谁活的最长,永璇高分当选第一,但若要论成就,他一个瘸子能有多大的成就,自是不比皇十一子永瑆。

皇十一子,永瑆(1752-1823),字镜泉,号少厂,别号诒晋斋主人。他与刘墉、翁方纲、铁保并称清中期四大书家。生母系淑嘉皇贵妃,乾隆五十四年封成亲王。他自幼酷爱书法艺术,楷书学赵孟頫、欧阳询,小楷出入晋唐,其书法用笔俊逸,结体疏朗,风格典雅。行草书亦纵逸深厚,颇具风采。博涉诸家,兼工各体。
嘉庆四年,命其在军机大臣行走,总理户部三库。二十四年,嘉庆以永瑆年老多病,罢一切差使,毋庸在内廷行走。道光三年三月三十,永瑆薨,年七十二,谥哲,为成哲亲王。他著有《听雨屋集》、《诒晋斋集》、《诒晋斋集》、《仓龙集》。
所以说,乾隆的十七个儿子中,要数永瑆的成就最高,他既是大清的王爷,又是皇室的书法家。但据记载,此人生性刻薄吝啬,用现在话说,就是要把100块掰成两半来花,或许这也是古时文人墨客的独有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