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4诗经·小雅·湛露
译、解、颂:一路迤逦

那浓浓的露珠,
没有太阳不会蒸发。
那盛大祥和的夜宴,
不至酩酊决不回家。
那浓浓的露珠,
落满丰茂的青草。
那盛大祥和的夜宴,
设在祖先宗庙。
那浓浓的露珠,
洒落枸杞和酸枣丛。
那光明正大的君子,
无不展示德行美好。
那梧桐和椅树,
果实累累低垂了枝条。
那和乐仁厚的君子,
无不展现仪容昭昭。



《湛露》——天子恩泽,臣子忠诚

关于这首《湛露》以及下一首《彤弓》,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甯武子早已经做过解读。
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94年,甯武子代表卫国出使鲁国。鲁文公很客气,招待他的宴会上安排演出了《湛露》,没想到甯武子啥表示也没有,面无表情。鲁文公有点蒙,不知道哪里做得不对。于是派人私下去打听。甯武子说了实话,“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王于是乎赐之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以觉报宴。今陪臣来继旧好,君辱贶之,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甯武子说的很明白,这《湛露》和《彤弓》是从前诸侯朝拜周天子时候,天子用来宴乐的,天子对着太阳发号,诸侯听从命令,天子于是赐赏诸侯。我一个小小的大夫怎么敢如此僭越呢?
绵里藏针,甯武子显然是在批评鲁文公。
甯武子是个“愚不可及”的绝顶聪明之人。孔子专门表扬过他,“甯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公冶长》)意思是说,甯武子这个人实在聪明,他在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就可着劲儿地施展自己的才能,但当国家政治昏乱的时候又一副糊糊涂涂混混沌沌的样子以求自保。孔子感慨,甯武子的聪明倒是可以学的,但他的“愚笨”却是大多数人学不来的。甯武子可以说是韬晦的祖师爷。
言归正传,这首《湛露》正是周天子设夜宴招待诸侯以及朝中大臣的诗。“湛湛露斯”,仍然是以露珠起兴,仍然代表着天子恩泽天下。“厌厌夜饮,在宗载考”,宴会设在宗庙的厅堂之上,宾主相谈甚欢。觥筹交错之中,诸侯、大臣献上赞美之词,“显允君子,莫不令德”、“岂弟君子,莫不令仪”。宴会一直持续到很晚,“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诗的内容很浅显,但甯武子的解读告诉我们,这些诗歌真正吟诵的时候却并不简单。“天子当阳,诸侯用命”,那应该具备满满的仪式感,堂上是周天子沐浴着太阳的光辉,堂下是诸侯们虔诚而庄重的脸。
欢乐宴饮的诗是用来展示天子的恩泽,臣子的忠诚的,是庄严肃穆的承诺,是同仇敌忾的盟誓。

壹点号一路迤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