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出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句,出自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意为一个人博览群书,学识渊博,积累大量而广泛的知识,把书里的东西化为己用,就能轻松写出惊世骇俗的文章,如有神助。
杜甫在长安的时候求官不得,考试不中,空有一肚子学问,非常悲愤,为感叹世道不公而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唐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他用来形容自己饱读诗书,文采斐然的句子。
确实,在现实中他也真正做到了“破万卷”,他从小努力学习,刻苦读书,七岁就写过歌颂凤凰的诗,九岁就能写很好的大字,十四五岁时就能写出像样的文章,二十岁时,杜甫的学问已经很渊博了。
众所周知,杜甫在诗歌上的非凡造诣举世共睹。他的诗渊深浩博,被称为“诗史”,诗中用典非常多,而且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生活阅历广泛,诗风沉郁,所以后人说“不行一万里,不读万卷书,不可以观杜诗”。
所谓的“万卷”有多少字?
“读书破万卷”中的“卷”字,指书籍的册本或篇章。如果仅仅以数量而言,这个数目的确不少,而实际上万卷书并没多少内容,因为卷本指串起来的竹简。古人一卷书的篇幅,只相当于现在的一章。一个人从七岁起每天读三卷书,到不了二十岁就能读万卷书。
其实,杜甫所说的万卷书,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只是强调写诗作文,必须建立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之上,才能写出优美的诗文。
这里的“卷”,是图书的一个数量单位,与其相关的,还有一个“帙”。
古代图书的材质是竹简、木简,编连成册,或者是帛、纸,都可以卷起,可以舒展。做为图书的数量单位,“卷”可以是独立的一本书,也可以是一部书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用今天的概念来理解,就是一部书中的一册或者一个篇章。
书卷经过编次,称为“帙”。帙,用布帛制成的包书的套子,也就是书衣,后来又称为函。
那么,一万卷图书在唐朝究竟是个什么概念呢?从唐朝向前推回五六十年,南梁的承圣末年,魏军攻进荆州,梁元帝萧绎看到大势已去,跑到东阁竹殿,命令舍人高善宝纵火烧毁皇家收藏的古今图书十四万卷,据说其中包括书圣王羲之的真迹。然后梁元帝自己也要投身火海自尽,被宫人死死拖住。萧绎收藏的十四万卷图书,就是当时国家图书馆的藏书。所以,当时如果一个人读了一万卷图书,等于读过了国家图书馆百分之七八的馆藏,相当可观。不过,这个十四万的数字,水分其实挺大,比如宋代的《墨池编》中说:唐代贞观年间,大力收集王羲之的作品,由禇遂良等人负责整理。其中许多就来自南梁,将原来的纸张稍加裁剪,行书、草书和真书一共得到两千二百九十张,装订成一百二十八卷,十三帙。也就是说,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就能形成一卷,相关联者形成一帙。
《新唐书》“艺文志”中说,唐代开始按照经、史、子、集分类藏书。到了开元年间,藏书量最大,著录者有五万三千九百一十五卷,唐代学者撰写的著作有二万八千四百六十九卷。这里的书卷,要比前面梁元帝烧掉的十四万卷书要实在得多。
回到问题本身,如果我们把一万卷图书看成是具体的数字,唐朝的万卷书相当于现在的多少本呢?中华书局出版的《史记》(1982年第二版),一共三千三百多页,分为十册,而其中的分卷一共为一百三十卷。另一本《柳宗元集》(1979年版),约一千五百页,分为四册,其中分卷四十五卷,外集一卷,补遗一卷。唐代的书,一卷少则几千字,多则上万字,万卷书不过一亿字,相当于现在32开本500页的书300本的文字量。综之,唐代的万卷书大约相当于今天的一千册书,按部头来算,大约也就几百部书。而杜诗中的“万”字,应取其非常多之意,即“多读胸中有本”。
至于读书的种类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大概除了四书五经等基本的书目外,可看的书的种类得视家中藏书情况了。中国古代能读过百种书以上的读书人,就算是很博学了。
不过,这句经典名句依旧起着作用。如果要成为学问渊博、见多识广的人,而不学古人“读书破万卷”的精神,恐怕是没门儿吧。
怎么才算读“破”万卷书?
对于“读书破万卷”中的“破”字后人有三种说法,概括起来就是:突破、磨破、识破。
所谓“突破”,即多读而“胸罗万卷”,就是说要博览群书。汉代著名思想家王充说:“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痈者也。”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有杰出成就的学者大家,无一不是勤奋好学、博览群书者。
所谓“磨破”,即熟读而致“书破”。孔子晚年读《周易》,竟使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多次磨断,即所“谓韦编三绝”。根据实际需要,选出一部分书籍反复阅读,深入理解,加深记忆,这是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所谓“识破”,即精读而透彻理解书中之理。精读,一要抓住重点,宁精勿杂;二要深入钻研,务求精通。“书富如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所以读书要善于选择,取其精华,不可滥读。选好了重点,确定了主攻方向,就要深入、刻苦钻研,直到真正弄懂弄通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