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齐胸汉服怎么穿(古代齐胸襦裙的发展历史)

时间: 2024-09-24 10:36:32

很多描写唐朝的历史文化作品,往往都用唐朝女性着装的暴露开放举例子。唐朝女性几乎都是清一色的雪白胸部和乳沟暴露在外。而造成这种视觉效果的,就是齐胸襦裙。今天介绍一下齐胸襦裙的来历以及历史吧。

一、何为齐胸襦裙

齐胸襦裙是对隋唐五代时期特有的一种女子襦裙装的称呼,是汉民族传统服饰的一种,汉晋以来裙子的裙腰束于腰上。

在古代,一般女子的襦裙装裙子束的都不是很高,而隋唐五代时期出现的一种裙腰束的非常高的襦裙,一些服装史上多称之为高腰襦裙。

高腰襦裙只是俗称,根据现在人们对它的考证,一般改称之为齐胸襦裙。我们常说拜倒在石榴裙下,这石榴裙指的就是齐胸襦裙。

齐胸襦裙兴于隋唐,隋唐制式基本一样,就是系带不太一样,隋结是胸口打结,唐结是两边各一条飘带,而且齐胸在中唐时有了广袖。

齐胸襦裙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对襟齐胸襦裙;一种是交领齐胸襦裙,一般来说对襟齐胸襦裙的使用范围更加广一点。

唐女襦裙装在接受外来服饰影响下,取其神而保留了自我的原形,于是襦裙装成为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服装史中最为精彩而又动人的一种配套装束了。

二、齐胸襦裙发展历史

齐胸襦裙属于源自鲜卑族发明经过南北朝民族融合传统服饰的一种,其是对魏晋南北朝至南唐五代十国时期特有的一种女子襦裙装的称呼。

齐胸襦裙最早见于南北朝,经历了隋、唐、五代直到宋朝理学兴起才被历史淘汰,大约有1000年的历史。唐代之前出土的陶俑,或绘画,多见有背带的款式。

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

齐胸襦裙在唐朝仕女中非常盛行,现在保留的不少古画、出土文物都有它的踪迹,发展到唐代开元年间变为用系带在腋下固定。

唐代的襦裙装在大唐盛世的影响下充分发展,加半臂,佩披帛,于是齐胸襦裙装成为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服装史中最为精彩而又动人的一种配套装束。

襦裙是我国服饰史上最早也是最基本的服装形制之一,从有实物考证的战国时期开始,终于明末清初的“剃发易服”,是汉族传统服装最基本的形式。

三、齐胸襦裙的特征

盛唐风尚开放在服饰上的表现还有袒领,即领口开得很低;还出现了袒胸露臂的形象,类似于现代西方的夜礼服,只是不准露出肩膀和后背。

唐代的女性开放自由也是相对的,低领、薄纱、袒胸露臂只有身份特殊的人才可以,比如养在内宅的贵族妇女,或者以身体取悦于统治阶级的歌女们。

平民百姓家的女子仍然是不半裸胸的。武则天之后,唐朝社会对女性抛头露面的情况愈加心怀芥蒂,严格束缚。考察古代封建文化对女性定立的规章制约,很多教条书籍就出于唐代。

在很多汉服书籍中,都漠视齐腰襦裙的存在,把齐胸襦裙统统归到高腰襦裙中去。其实,高腰襦裙是指腰线在胸部下面的襦裙。腰线在胸部上面的话,就要算是齐胸襦裙了。

实际上高腰襦裙和齐胸襦裙也存在着一些区别。高腰襦裙的束带位置在胸以下腰以上。齐胸襦裙束带位置则是在胸以上。相同点就是不论高腰还是齐胸均可对襟或交领。

一、齐胸襦裙怎么穿

这里就先以两片式的齐胸襦裙为例,来和大家介绍一下哦!大家先穿好上襦,然后再来穿下裙。将上襦中间的系带系好,穿戴整齐后,就可以开始穿着下裙啦!首先就是将下裙的后片围着后背绕到胸前,然后在胸前系上一个结。这个结需要系紧哦,不然会很容易掉的。


为了防止系带太容易滑落,所以大家需要将系带再绕到后面去,然后拉回胸前来。也就是相当于将系带再围着后背绕一圈。


将绕到后背的系带再拉回胸前来,在胸前打上一个结,这样的齐胸襦裙,后片就穿戴得到比较整齐啦。而且也会比较结实,没有那么容易掉。

现在就可以开始穿前片的齐胸下裙啦。将齐胸下裙的前片提起来,包住胸口,然后往后包裹,盖住之前后片裙在胸口打上的结。然后按照和系后片时同样的方式,来穿着前片。


将齐胸下裙前片的系带绕到背后之后,再将系带绕回胸前来。这时候就可以开始准备系双耳结啦。将系带固定胸前大约五分之一的地方,准备开始打结。


将系带卷成麻花一样的形状,绕到身体的另一侧去,两边最好是对称的,看上去会更加美观。

大家若是不想打双耳结的话,其实到这一步,齐胸襦裙也固定的比较稳了,基本是不会掉的!


如果是一片式的齐胸襦裙的话,穿着起来也是很简单的哦!将裙子围绕起来,然后系好就可以啦!至于想要打上什么结,这个就看大家自己的安排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