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民谚有言:“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冬至进九”,认为“冬至”意味着冬天的真正来临。而在古人的传统观念中,全年阴阳以夏至、冬至为期,冬至日至夏至日为阳,反之为阴,冬至后昼渐长,夜渐短,意味着阳气逐渐回升。也就是说,冬至虽为冬天来临,却是阴极阳生的标志,因此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对冬至节气十分重视。
▲汉朝百姓剧照
从汉代起,冬至就是国家的重大节日,清朝顾禄所著《清嘉录》中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汉朝时期又称冬至为“冬节”,官府在冬至日要举行“贺冬”仪式,社会上流则行“拜冬”之礼。据《后汉书》所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冬至日,朝廷例行放假、商旅停业,举国休息。即使是明初百废待举、政务繁冗之时,太祖朱元璋还是规定一年有三天假期,即元旦、万寿节(皇帝生日)与冬至,冬至节日能与元旦、万寿节比肩,其意义可见一斑。
▲明代祭天仪式复原
在古代,最高级别的祈祷仪式通常是皇帝亲自举行的祭天礼,这种祭天仪式往往于每年冬至日举行,皇帝则代表苍生向上天祈求来年安泰、万物丰收。在正式的冬至祭天典礼前,朝廷各部门会进行大量准备工作,主要涉及到择日、斋戒、习仪、告庙、有司陈设等,其中祭祀日期与时间更是有专门的机构和官员负责,比如太史令、钦天监等。皇帝确定具体日期后,再由有司遍告天下百姓。此后就是繁杂的省牲活动,以明初为例,大祀前一月朔日,皇帝会亲自驾临牺牲所省牲,而后每天都会派遣大臣前往视察,中小祀则由朝廷重员代为行礼;告庙则是皇帝祭天后,前去祖庙请祖宗牌位配祀。
▲冬至宗祠祭祖
冬至祭天的习俗兴盛于唐宋,明清两朝统治者对其更为尊崇,流传至民间后,逐渐演变成了冬至祭祖的传统习俗,即“祭冬”或“拜冬”。无论是官方祭天还是民间祭祖,两者都是向上天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丰衣足食。从阴阳理论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来看,古人还形成了一个极有意思的冬至习俗——“悬土炭”,在冬(夏)至来临前三日,人们会悬挂土、炭于天平木杆两端,使得土、炭两边轻重平衡。到冬至日时,阳气增加,炭所在托盘增重;夏至日时,阴气增加,土所在托盘变重。这一做法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在于两物的吸水与否罢了。
▲空白的《九九消寒图》
此外,在冬至日,百姓间还流行填补“九九消寒图”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图通常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其上写有“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每字都为九划,共八十一划;或是为九朵九瓣梅花,算起来也是八十一瓣。从冬至日起,百姓每天按照笔划顺序填充一笔,每过一九则填充好一字,直到九九过后,春回大地之时,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完成。更有意思的是,百姓填充每日笔划所用颜色并非毫无规律,而是根据当天的天气决定所用笔画,晴为红,阴为蓝,雨为绿,风为黄,雪为白,如此做出来的消寒图可谓妙趣横生。